阿里云服务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教育 云南在线 2024-08-15 511浏览

数字化学习为教师队伍建设插上智慧“翅膀”

关注“在线学习”

获取更多资讯!


文/在线学习新媒体撰稿人 王霖

近年来,全国各地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青年夜校、老年大学、社区学习中心、兴农讲堂、云端学堂……“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场景越来越丰富,全民终身学习渐成风潮,终身学习新生态呼之欲出。我国的终身学习实践探索,为世界提供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本期封面专题,我们以2024(第三届)终身学习成果交流会为契机,从“数智化、个性化、生态化”的视角,聚焦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以及人工智能赋能终身学习、教师数字化学习等方面,探讨数字化背景下终身学习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现政府、高校、社会机构和行业企业等相关各方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的智慧与经验,以此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助力。

加强数字时代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教师数字化学习提升工作,为教师职业发展赋能,助力教学改革升级。


在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小学的四年级美术课《品浮雕 绘牌楼》课堂上,朱梦琪老师将AI绘画应用到创作上,在培养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同时,拓展了学生的创意思维。

在武汉市江汉区一初学苑小学部课后服务的课堂上,科学老师潘霞利用大模型,实现了学生们与爱因斯坦、诸葛亮、李白等AI形象进行对话,轻松上完了一节太空探秘课。

在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墟一小学,叶婉均老师通过直播连线、“双师”共研的形式,实现了三(2)班的同学们与林芝市布久乡小学的师生同上了一节道德与法治课,让两地学生体验了异地同屏上课的神奇。

这一幕幕课堂情景出现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随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纵深推进,线上线下、人机交互、虚实融合的多元化开放模式的课堂成为日常。当下,中国正逐步进入“人工智能+教育”时代。随着教师能力发展进入新阶段,加快推进教师数字素养能力建设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日前,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编的《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在2024(第三届)终身学习成果交流会上发布。同日下午,《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举办“教师数字化学习”平行会议,来自高校、研究院所、区域的专家以及研究者围绕报告内容和当前教师数字化学习所取得的成果,探讨教师数字化学习发展之道。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数字化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力支撑;教师群体通过数字化学习,提升数字素养,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设计,将进一步成为教学创新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全国视角:呈现教师数字化学习现状并提出建议

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与深化,教师作为数字环境中“学习者”的角色将更加突出,数字素养、学习研究、转型发展等将成为新时代好老师特征的关键词。《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显示,7成以上教师愿意开展系列探索实践活动来巩固提升数字化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低教龄教师对数字化学习的态度更佳,不同性别、级别、学历、学科教师的学习态度存在明显差异。

“报告显示,目前教师数字化学习面临着数字资源形态单一限制了教师学习参与、教师培训的系统性与个性化不足、资深教师和新手校长数字化成长受限等八大挑战。”据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柏宏权介绍,报告调研组选取北京、天津、南京、青岛、芜湖、义乌、和田、哈尔滨、吉林、绵阳、宜昌、广州等全国12个地区,对800余位校长、8000余名教师在数字化学习的态度、资源、场景和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调研。“为此,我们建议从四方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发挥政府全方位引领作用;二是响应政府号召,技术企业做好全流程技术保障;三是校长领航学校发展,助力数字化水平跃升;四是教师深化自我提升,增强数字化学习动能。”

淮北师范大学教授、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张琪表示,《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涉及全国12个区域、70余个案例,编写组从内容分析法、文献词频分析法的视角,对高频内容进行了提取和萃取,从8个热点角度呈现特色,分别是基于数据循证的精准教研、智能研修平台助力数字化学习、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深入实施、网络名师工作室促进协同成长、跨学科教研实践活动、真实场景驱动教师能力提升、数据支撑的教师学习发展闭环以及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师素养提升。“教师数字化学习价值趋向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强化专业引领发展、推进教研方式创新、赋能教学质量提升。”

区域发展:着力推进教师数字化意识、思维和能力

在当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已经成为撬动教育新变革的一个关键杠杆,教师数字化的发展与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和重视程度密不可分。

近年来,芜湖积极推动“数字教育”,建设“数字芜湖”。芜湖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兵从数字化赋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介绍了芜湖的实践和探索。一是以重塑教师发展新生态为价值旨归。芜湖市经过统筹规划和持续建设,形成了涵盖平台、硬件、软件系统、资源以及专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数字教育环境。二是以数字技术嵌入为发展逻辑起点。一方面泛在式学习空间建设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达成,完善教师学习相关课程,拓展教师学习的时空和路径;另一方面借力芜湖智慧教育平台,推进建设了一套科学、完整、系统的教育数字资源体系。值得关注的是,芜湖运用实证性数据明晰教师发展现状,通过对比不同教师的教学即时数据,实证目前教师的专业水平,洞察其教学技能的短板,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从2023年7月启动至今,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一直积极推进实施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项目一期,提出了微创新、大合作、4C分类法、优课解码、‘和课链反’5个关键概念,目的是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GAI)的起步、应用以及初步推广。”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张伟春介绍,从2024年7月起,天河区教育局将进入GAI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二期,进一步深入探索大概念+ GAI赋能的教学转型、教研转型,以实现“震撼课”为标志,将GAI赋能从点上、分布、开环的起步、应用,推向整体、集成、闭环的融合、创新以及系统传帮带。

教研助推:人工智能全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数字技术赋能,数字技术不再仅是教学辅助工具,更是服务于知识传播的手段,在培训、评价、研修等方面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师培训生态体系中发挥的比重日益增强。” 广州市远程培训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广州开放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曾海介绍,“围绕‘Ai师训理念’,我们已构建了市、区、校、师四级联动,探索数智赋能,为广大教师构建一个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探索和自激励特征的培训生态环境模式”。通过智能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智能学习资源和智能支持服务,支撑多层面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构建,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引导和促进教师向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的方向发展。其中,在提升广州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方面,先后主导实施“提升工程”1.0和2.0两轮信息技术提升,为广州市18万中小学教师提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阶式、全覆盖培训。

目前,北京市丰台区围绕“四要素、三主体、二空间”构建了网络教育生态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院长支梅介绍,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数字化能力,丰台分院一方面持续推进教师数字化能力培训。区域内定期举办各类信息化教学研讨会、工作坊和线上培训课程;鼓励教师参加跨校、跨地区的网络教研活动。另一方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借助网络教育平台,将线上线下相结合,设计并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利用网络直播、录播等技术手段,实现优质课程的广泛传播与分享。

为减轻教师备课工作量,提高课堂效率,哈尔滨新区以省“强师练兵”、市“烛光杯”和区“创优杯”等活动为学、研、培、赛载体,整合东师理想“教学资源包”、科大讯飞“课程资源库”模块,立足“项目式”教学模式,先后开展了“人工智能﹢教育”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教研、教学活动。哈尔滨新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千武提出,将加大新区教育智能化资金投入,提升新区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探索新区教学数字化模式变革,构建新区教育智能化育人体系。特别是在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提升方面,要普及STEAM教育创新行动,多维开展教师数字化学习应用能力培训,提高教师跨科融合教学能力。

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研,武汉市汉阳区教学研究培训中心信息科技部主任谭婷介绍:“为扎实推进智能技术赋能教学应用研究,我们实施了‘1+1+N’智慧教育领头雁计划,成立智慧教育研究室,即1名学科教研员(或名师)配1名智慧教育优秀教师,带动全区N名学科教师定期开展智慧教育研究培训和应用研发活动。”具体来说,各个智慧教育研究室依托市区校一体化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研究活动,通过小微教研的方式研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实现教育方式的变革。

来源丨《在线学习》杂志2024年7月刊(总第105期)

云南在线

云南在线10000+篇文章

站点 微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云南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列表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云南在线 yn.tjxsj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